官方微信号二维码

新闻中心

快速通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远程教育:以人才互动驱动学院改革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苏群   时间:2014年09月25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于一个高职学校来说,只有实现人才的深度互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铁算算盘4887查询(简称无锡科院)着力对人才互动的深度挖掘,提出了“共推互聘”这一新举措。无锡科院与企业通过人才的“共推互聘”,一方面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敏锐捕捉企业科技需求,以此引领学院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企业科技研发;另一方面释放科技项目能量,反哺“技术实践”教学,引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独特的“无锡科院模式”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早已行不通的当下,多个职业院校还在为教学质量低下而忧心忡忡时,无锡科院早已打破这一僵局,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起“技术实践”的教学体系。

说起这次教学改革,无锡科院党委书记曹建林教授表示,主要源于2010年前后,无锡新区大力实施的530招才引智计划。大批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导致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针对这一情况,无锡科院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增值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后备的人才储备,还帮助企业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于是, “共推互聘”这一新举措应运而生,学院也因此构建起“技术实践”的教学体系。

“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质,就是通过校企人才“共推互聘”,疏通校企信息渠道,敏锐捕捉科技需求,以此引领学院科技创新,并释放科技项目能量,反哺“技术实践”教学。无锡科院以“共推互聘”人才协作为纽带,以科研助理团队、产业教授聘任为组织方式,以项目研发、项目化教学为契入点,积极推进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校企互动式科研氛围。如此一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但履行了一定的“义务”,更获得了很大的“附加值”。对于“效益第一”的企业来说,自然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其中,学院的科研助理团队以“社会急需、企业急需”为根本出发点,深入调研企业需求,通过参与企业具体项目的研发,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联合申报项目等形式取真经,学到真本领。此外,教师还积极参加无锡感知集团感知教育推广计划等专家组、项目组,参与物联网科技战略规划实施,策划参与重大项目。学院也积极承办或参加国内外前沿专业建设、技术研讨等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的研究发展现状,把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曹建林教授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是要把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共推互聘”计划运行三年多来,无锡科院已委派近300名教师、1000多名学生组成的63个科研助理团队,与受聘的40多家530企业共同进行了200多项的项目合作。在此过程中,学院师生共研发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计算机软件等15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19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6项。近日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技术应用赛项的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目前,学院与无锡新区的多个园区建成了‘产学研用合作联盟’,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教学链对接岗位链,初步形成了园区、企业、学院三方互惠共赢的局面,初步达到了资源共用互惠、人才共推互聘、专业共建互赢、文化共融互通、成果共享互利的成效”。曹建林表示,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之为“无锡科院模式”。

以人才互动推动专业内涵深化

2007年太湖水危机事件至今还引发人们的思考,不过,也正是这一事件成就了现在的无锡。当年危机过后,无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引进了大量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匮乏。

针对这个情况,无锡科院及时与IBM公司合作,成立了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建设相关专业,联合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双方还进一步合作开发了本科后人才的培养培训空间,举办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高端培训。学院先后与国内93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了以“IBM软件人才实训”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端培训。现已培训本科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5000多人次,为无锡新区建设国家级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无锡科院一直坚持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以人才互动推动专业内涵深化。学院的专业结构经历了由传统制造类到服务外包类,再到新兴能源类、高新技术类的两度优化,着力打造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类、新能源技术类、精密机械类、文化创意类、软件技术类和物联网技术类六大特色专业群,确保专业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前沿。在这一过程中,学院严格按照“三新”,即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为导向,恪守“三调查两论证”,即相关行业调查、相关企业调查、同类院校调查,需求论证、规格论证的程序,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铁算算盘4887查询教学楼

通过人才“共推互聘”,教师在企业获取了产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技术和人才技术技能需求,掌握了企业技术产品研发的运行过程,掌握了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教师将在企业学到的、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运用到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课程内容调整整合、教学过程革新变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项目设计制作中,整体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具体体现为以产业技术链研究项目为导向,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项目研发实例作为教学典型项目和案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校企“双专业带头人”的努力,无锡科院对覆盖多个专业的56门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解构、优化和重组,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软件技术专业引入知名企业(IBM)优质课程模块,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光电子技术专业与尚德太阳能公司共建尚德光伏组件教学工厂,通过“校中厂”的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以中德“双元制”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载体,进行“双元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所有这些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人才培养层次高移

作为“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无锡科院,地处无锡高新区的中间位置,这一核心位置为无锡科院赢得了发展的外部机遇,抢占了发展先机。在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以“高职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互动发展”为方向。相比于传统产业的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产业要求技能型人才理论知识“必须、够用”,更讲求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也是学院办学之初所坚持的路径。但随着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相关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都比较高,对人才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岗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层次的高移。”曹建林说。

基于此,无锡科院的人才培养层次向三个方向高移,一是要求他们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二是要求他们具有更好的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是要求他们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特别是能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对此,无锡科院通过“科研助理团队”、“科技创新驿站”、“产业教授工作室”、“科技项目化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参与技术研究、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工程理论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对于无锡科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曹建林表示,主要围绕几项重点工作而展开。近年来,学院依托“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优势,全力打造适应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职业教育集成服务的“无锡科院模式”。围绕把学院建成集创新理念、发展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社区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集成服务样本,学院现正在全力推进“四项建设工程”(建设职教集团、教学工厂、企业大学、社区学院)工作,努力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服务载体。(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苏群)

 

■ 对话

高职教育将步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职业院校创办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这三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近十多年来,更是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在数量、质量、办学模式、教育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最显而易见的是就业率持续走高,甚至已经超过了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那么,如何看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曹建林书记很有发言权。

记者:结合当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您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好的态势?

曹建林: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职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发展道路,步入了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一是办学方针定位更加准确。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高职办学方针,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人才培养规格更加清晰。由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是人才培养路径更加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逐步形成,职普沟通、中高衔接、专本连通的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立交桥”将越来越宽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越来越密切;终身教育将成为高职教育的理念;远程教育将成为高职教育新的教学方式。

四是办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依法制定体现职教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

五是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化。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所有这些,都将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铁算算盘4887查询党委书记 曹建林

记者:铁算算盘4887查询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除了环境利好的因素外,学院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曹建林:铁算算盘4887查询办学十年来,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外在因素之外,关键是坚持“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办学模式和“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秉承“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宗旨,抢抓高职教育的发展机遇,推动高职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始终坚持专业设置紧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紧密依托高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实现专业结构由传统制造类到服务外包类,再到新兴能源类、高新技术类的两度优化;紧密依托新区的规模企业优势,实现了校企合作形式由企业冠名班—合作办专业—共建二级学院的三次跨越。紧密依托新区人才集聚的优势,以“共推互聘”为抓手,以“反哺教学”为目的,以“项目研发”为载体,以“项目教学”为途径,构建“技术实践”的教学体系,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苏群)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2014第6期